2018年以來,全國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創新發展,各方面均取得積極成效,對穩外貿、穩預期、促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。2018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.24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11.5%,規模再創歷史新高,連續5年保持全球第二位。餐飲、家政、養老、文化等服務消費快速增長,服務消費占比提升至49.5%,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.2%。家政扶貧帶動新增就業超過10萬人。
商貿服務業結構調整匯總
商貿服務業主要是指長期以來由商務部為主管理的、與企業商務貿易活動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批發業、零售業、租賃業、會展、廣告等商務服務業、居民服務業以及物流業、典當業、拍賣業和部分娛樂業等其他服務業。
2019年4月8日,發改委就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,征求意見稿)》進行了修訂,對商貿服務類的鼓勵類共列舉了9項,包括了物流設施建設、農貿連鎖經營及綜合服務、生活用品連鎖經營、農產品拍賣服務等,這些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,有利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動其高質量的發展。
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年增長,商貿服務業發展趨勢好
2019年2月,全國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工作會議總結認為,當前我國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,機遇與挑戰并存,機遇大于挑戰。既要抓住當前難得的發展機遇,也要推動解決一些長期制約發展的瓶頸和障礙。
2011-2018年,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呈逐年增長的趨勢。2018年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共38.10萬億元,同比增長4.01%。2018年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凸顯,消費市場承壓較大,消費增速仍有可能進一步放緩,但我國消費市場潛力大、韌性強、活力足、成長性好,預計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繼續處于平穩較快的增長區間。
在2017年全國各省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行榜上,全國共有14省市零售總額超萬億,3省市突破3萬億大關。201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十省市分別是廣東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北、河北、湖南和遼寧。其中廣東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達3.82萬億元,居全國各省市榜首,與上年同比增長10%。2017年山東人消費力度上漲,全年零售總額3.36萬億元,僅次于廣東。江蘇省消費力全國排名第三位,全年消費總額為3.17萬元。
商貿服務業存在問題不少,但發展前景可觀
從當前我國各省商貿服務業的發展狀況來看,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、發展速度慢、引導資金少、新興產業動力不足等問題。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商貿服務業發展差異較大,中西部地區傳統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大,而現代物流、金融、研發設計等直接促進生產發展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。產業快速增長的動力還有待進一步激發。此外,我國商貿服務業資金的產業引領、項目帶動和企業示范作用較難充分發揮。服務業發展工作機構形式在組織協調等方面力度不夠,統籌不強。再加上,我國商貿服務業企業招商效果未完全體現,重大帶動性發展項目缺乏。行業區塊特色和聚集區建設相對滯后,龍頭企業行業帶動作用不明顯,合力不足,集聚效應沒有充分發揮。加之企業大多缺乏品牌意識、現代經營意識和做大做強意識,向外拓展市場、輻射吸納周邊地區的水平偏低,且行業發展現代化水平不高,“小、散、弱”等現象普遍存在。
商貿服務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,加快商貿服務業發展,對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作用明顯,對提高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。同時,有利于鞏固提升市場發展優勢,保持經濟健康、持續、快速發展;有利于緩解資源要素和生態環境制約,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;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,擴大城市影響力;有利于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,改善任命生活,提高生活質量,加快構建和諧社會。
部分省份出臺了現代商貿服務業“十三五”規劃,通過政策鼓勵,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,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。重慶市政府頒布了《重慶市現代商貿服務業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《規劃》中指出,到2020年,重慶要建成“一帶一路”重要流通節點和長江上游地區現代商貿中心,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00億元左右,年均增長10%左右,商品銷售總額達到34000億元,年均增長12%左右,商業增加值達到2500億元,占GDP比重10%以上。
2019年09月04日
上一篇
下一篇
重磅解讀!2019國家發改委商貿服務業類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征求意見稿)》
添加時間: